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市市長李明遠。(受訪者/圖)
2022年,西安全市經濟總量達到11486.51億元,增長4.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9%,兩項增速均位居副省級城市第一。
在外界看來,這是西安工業重振的信號。新中國成立初期,得益于國家三線建設的政策布局,西安得以建設成為工業門類齊全的工業強市,尤以軍工、裝備制造產業見長。上世紀90年代后,隨著改革開放和東部沿海地區工業崛起,地處西部的西安工業發展短板日益凸顯,一度制約經濟發展。
2019年,西安提出要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實現工業發展破局。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例,2022年,西安生產新能源汽車101.52萬輛,同比增長277.7%,反超上海,問鼎“新能源汽車產量第一城”。
2023年2月15日,西安市人代會上,市長李明遠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3年西安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
城市發展尋求突破的西安,同時也是歷史文化名城,需要協調城市建設與文物保護的關系——2023年全國人代會,李明遠將帶來“將西安列為全國大遺址保護利用試點城市”的建議。
老牌工業城市西安,將如何部署城市高質量發展?近日,就實體經濟發展、城市更新建設和城市對外開放等問題,李明遠接受南方周末記者的書面采訪?! ?/p>
南方周末:2023年全國兩會,你將帶來什么建議?
李明遠:我帶來的建議是“將西安列為全國大遺址保護利用試點城市”。
西安市域內大遺址數量多、地位高、分布廣,全市大遺址保護區劃內現狀建設用地總面積92.5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范圍內現狀建設用地總面積48.80平方公里。由于各歷史時期城市建設的高度疊加,西安市大遺址區與現狀城鎮空間高度重疊,約37%的保護范圍被各類建筑壓覆,而且還有大量居民居住。當前,西安城鎮建設與大遺址保護利用相對割裂,大遺址成為城鎮集中建設區中的“孤島”,不利于遺址的保護利用。我希望通過申報國家大遺址保護利用試點,全面提升西安大遺址保護管理和利用水平。
南方周末:西安是全國首批城市更新試點城市。你認為城市更新建設與文物保護的關系是怎樣的?
李明遠:城市也是一個生命體,在新陳代謝、拔節生長中不斷蛻變升級,城市更新是大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必答題”。西安有著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現階段,城市更新工作主要集中在市中心的老城區,在城市更新過程中,我們統籌處理城市建設與文物保護、文化延續之間的關系,把完善城市功能、優化人居環境、留住城市記憶作為目標。
統籌規劃方面,西安頒布實施《西安市城市更新辦法》,印發《西安市“十四五”城市更新規劃》,制定城市更新年度計劃。秉持“兩保三高”工作理念(優先保護生態環境和城市特色文化,促進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我們分類施策,初步探索了歷史文化保護活化類、城鄉生態修復及城市功能完善類、產城融合發展類等多種模式。
南方周末:2022年,西安市扎實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取得明顯成效。接下來,西安的城市更新建設工作著力點是什么?
李明遠:一是充分利用城市更新百億基金,推動產業綠色轉型,形成生產、生態、生活深度融合的新興產業片區。二是堅持以文物保護為先推進中心城區更新,實施立體化、社會化、市場化改造。三是全域推廣新型基礎測繪體系試點成果,持續整合、更新、升級智慧城管平臺系統。四是引導市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中來,促進產、城、人價值協同,讓城市治理成果更多地惠及市民?! ?/p>
南方周末:2022年,在新冠疫情、經濟下行、超預期因素沖擊等多重考驗下,西安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4%,增速位列副省級城市第一。西安是如何做到的?
李明遠:面對多輪疫情沖擊,我們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疫情防控總策略總方針。
疫情形勢嚴峻時,我們設立專班,一企一策、定制服務,幫助解決問題,特別是幫助企業做好閉環管理,暢通企業重要生產生活物資運輸通道,做好水電氣暖供應保障,確保制造業大企業始終不停產。
另外,我們持續強化“以項目看發展論英雄”理念,堅持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盯著項目干,每個季度舉辦重點項目觀摩活動,健全完善項目謀劃、儲備、開工、建設滾動更新機制。
2022年2月,經濟剛剛開局時,西安出臺恢復經濟發展15條硬措施。6月,又接續發布扎實穩住經濟10個方面37條政策,并設立了50億元抗疫恢復基金和各100億元的創新投資基金、城市更新基金、國資綜改基金,多措并舉。
南方周末:近年來,談及西安實體經濟發展,一定會提起新能源汽車。從宏觀層面來看,如何進一步做大做強新能源汽車產業?
李明遠:一是鼓勵企業加快產品研發和優化升級,導入更有競爭力的高端新能源車型,積極開拓搶占新市場,使西安新能源汽車坐穩全國產量“頭把交椅”。
二是做精產業配套。按照“龍頭帶動、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的方式,鼓勵本地汽車零部件企業提產擴能,支持企業自投自建或引進供應商配套建設電池、電機、電控系統等關鍵項目,形成自主可控、層級合理的產業鏈配套體系。
三是做強新興產業。實施“揭榜掛帥”制度,支持組建跨行業新型研發機構和共性技術研發平臺,集中攻克一批短板和“卡脖子”技術。
南方周末:未來,西安如何拓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邊界?
李明遠:主要從三個方面重點推進:一是支持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新能源智能商用汽車創新中心等平臺協同融合創新,開辟汽車產業新賽道。二是創新發展模式。以汽車全產業鏈為發展方向,促進“產業龍頭+主導產業鏈+產業資金”三位一體融合發展,大力支持初創企業、中小企業發展。三是做優產業生態。深耕汽車售后市場服務,推動汽車企業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發展;支持整車企業發展汽車金融業務;鼓勵創新智能乘車出行和服務模式,推動汽車企業向生產服務型轉變。
南方周末:創新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友好、開放的營商環境。2023年是西安的“營商環境突破年”,有哪些工作部署?
李明遠:一是聚焦辦事更方便,著力提升營商環境便利度。在市場準入與退出、企業獲取經營場所、公共服務、跨境貿易、商業糾紛化解等領域開展系列改革。二是聚焦環境更優越,加快推進營商生態體系建設。三是聚焦基礎更牢固,多措并舉強基固本升級賦能。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和信用體系建設,實施“市場主體成長計劃”,做優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保障。四是聚焦保障更有力,不斷健全營商環境工作機制。我們將通過采取常態化開展營商環境滿意度調查、深入開展“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跟執法、處投訴”活動、建立營商干部隊伍培訓激勵機制、開展營商環境聯合監督問效等舉措,進一步健全營商環境工作機制?! ?/p>
南方周末:你如何理解西安的城市定位?
李明遠:西安是中央批準建設的國家中心城市和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是國家實施共建“一帶一路”、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的關鍵支點,在國家城鎮化體系、區域重大戰略、對外開放交流中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當前來講,西安全面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步伐,著力打造“三中心兩高地一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對外交往中心、絲路科創中心、絲路文化高地、內陸開放高地、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六維支撐體系,不斷提升對陜西、對西北發展的帶動能力。
南方周末:2022年是西安加入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聯合組織(下稱“世界城地組織”)的第十年。繼2019年當選為世界城地組織聯合主席后,你于2022年連任。作為中國向西開放的前沿陣地,西安將如何借助世界城地組織,在國際交流合作領域實現新突破?
李明遠:西安將借助世界城地組織這個國際平臺,為服務國家總體外交作出貢獻。
一是講好“中國故事”。具體來講,就是大力實施“一帶一路”外國留學生獎學金和“地方行動港”項目,做好青年互學互鑒平臺,培養更多知華友華愛華的國際青年。
二是深化交流合作,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發揮“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平臺作用和中歐班列長安號的通道作用,助推西安市形成面向中亞、南亞、西亞及歐洲國家的商貿物流樞紐和人文交流基地。
三是傳播中華優秀文化。西安的歷史文化遺產濃縮了中華文明鼎盛時期的精華,是對外交往中的一張“名片”。我們將持續發揮“東亞文化之都”、世界文旅大會、世界城地組織亞太區旅游委員會等平臺作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開展系列文化交流活動。
南方周末:2023年,西安獲批建設綜合性科學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是全國第四個獲批建設“雙中心”的城市。西安將如何激發創新活力、營造創新生態環境?
李明遠:首先要高標準制定“雙中心”建設實施方案,打造“雙中心+秦創原+硬科技”城市科創體系。高標準建設秦創原創新平臺,構建“一總兩帶多園區”創新發展格局,依托特色產業園區打造一批兩鏈融合促進器示范基地。
在培育科技創新主體方面,鼓勵行業龍頭企業、鏈主企業開展產業創新研究,培育一批以隆基、比亞迪等為代表的創新型示范企業;加快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力爭2023年全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1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3萬家,新增上市企業超過20家。
在集聚創新創業人才方面,充分發揮西安人才集團、“人才服務銀行”和人才發展基金作用,聚焦全市重點產業鏈招才引智,鼓勵高校院所科技人員按照有關規定到企業兼職創新或創辦企業。同時,推動探索向行業領軍企業、鏈主企業下放人才確認和職稱評審權限,為科研人員減負松綁、放權賦能。
在營造良好融資環境方面,將優化政府引導基金合作機制,開展技術產權資產證券化試點工作,探索建立技術產權金融公共服務平臺。
在推進科技交流合作方面,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等科創中心合作交流,加強與中關村、張江高新區、蘇南自創區等創新活躍地區的對接合作。用好絲博會、歐亞經濟論壇等品牌活動,辦好西安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西安國際創業大賽等賽事峰會,打造“創新名城”城市品牌。
南方周末:接下來,為實現對外貿易提質增量、對外開放水平提升,西安工作著力點是什么?
李明遠:首先要大力推動“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建設,高質量建好自貿試驗區、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臨空經濟示范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開放平臺。其次,搶抓機遇,開通更多中亞直飛國際客運航線,織密“空中絲綢之路”網絡。與此同時,進一步參與全球分工合作,培育更多外向型經濟市場主體。另外,也要進一步推動對外交流合作。完善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范區、西安領事館區功能,策劃承辦更多高規格國際會議會展、體育賽事、文化活動。
來源:網信西安
本網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咀ⅲ悍沧⒚鳌皝碓矗篨XX(非看西部 www.americanmuzical.com)”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郵箱:564339445@qq.com】
必看
09 / 04月
06 / 03月
03 / 03月
16 / 07月
24 / 04月
18 / 06月
30 / 09月
28 / 09月
27 / 02月
28 / 01月
14 / 12月
23 / 02月
視頻
原創
標簽
熱榜
媒體矩陣